消失的农具在他手中又“活”了过来
日期:2024-07-18 21:14:21 | 作者: 上海体育频道直播在线观看
在咸阳市秦都区两寺渡村内,有一位老木匠冯强仁,他虽已是81岁高龄,却能将过去所用的架子车、纺车、犁、耙、石碾子、筛子等农耕用具,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。不少已经消失的农具,在冯强仁手中又“活”了过来。2018年,冯强仁在家中开设“农耕文化展览馆”,再现微缩版的农耕史,留住农耕文化记忆。
6月18日,记者来到两寺渡村,提起冯强仁,村里人都夸他是个手艺出众的“能人”。冯强仁所制作的每一件微缩版农具里,都饱含着他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及工匠精神的传承,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路。
冯强仁的“农耕文化展览馆”就坐落在自家老屋的二层,共有两个展室。第一展室陈列着各种旧农具和一些老物件,大至锄头、砖斗、耙子、铁锅等,小至算盘、铜钱、瓷碗……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。“不能小瞧了这些过去的生活、生产用品,它们都曾是农民祖祖辈辈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工具,每一件都记录了农村、农民生活的痕迹,也寄托了几代人的感情。”冯强仁说。
旁边的第二展室是冯强仁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。墙上挂满了老人所用的各种尺寸的刨、锯、凿子等工具,桌子上则是各式各样的微缩农具,小巧精致,让人爱不释手。“这是硬轱辘马车,那是过去的纺车,这个是运粮食的独轮车,这儿还有碾子、磨子、犁、耙、木锨,还有过去收小麦的钐麦杆子,那边是担水的扁担和木桶。”冯强仁说起一件件“宝贝”来如数家珍,“十亩地、八亩宽,里头坐着女儿官;脚一踏、手一扳,噼里啪啦都动弹,说的是织布机。一根绳,撂过城;绳也转,城也转,指的是纺线车……除了制作农具外,我还细心地把关于各种农具的歌谣也收集起来。这样可以让观众在参观实物的同时,对相关的民俗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。”
“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这两年做的。你看它们像工艺品吧,但是它们都能动,像纺织机能纺、碾子能转、大车能推、耙子能耙,每一件都保持着原来的功能。”冯强仁就像一个讲解员,讲起来头头是道、激情满满。老人随手拿起一架微缩版手摇纺线车对记者说:“你看,这是一架手摇纺线的比例制作的。真的农具可以用斧子、凿子之类打眼、取卯,但比例缩小以后,只能用小刀、电钻等工具精细操作,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废料。这架微缩版纺线车看起来很简单,工艺却一样不能少,我前后花了3天时间才制作完成。”
“这辆架子车是农村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,从绘图、设计比例、竹笔画线、刨子刨平,再到手工组装、黏合,用了5天时间才做好。”冯强仁又拿起一辆小小的农用架子车说,“这个车轮和车架组装起来很费功夫,因为车轴和车架相连且车轴的外端在车架外,车轴的外端分别连接车轮,黏合组装时需要精雕细琢才行,这就体现了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。”
老人看着一件件农具,不时地放下这个,拿起那个,为记者讲解每一件农具的用途。“别小看了这些微缩版农具,这些都是我用锯子、刨子、锉刀、凿子等一点点做出来的,而且都是榫卯结构,完全不用一颗钉子。”冯强仁自豪地说。
冯强仁老人是木工出身,14岁就开始做木工活,他做的活计常常受到街坊四邻的夸赞。家里的家具等物件,也都是他亲手打制的。因此,他对传统手工艺有着深厚的感情。“过去,做木工活是为了维持生计,我经常在晚上点着油灯给人打箱子,就为了多赚点钱贴补家用。现在生活好了,不用再为生计奔波,可我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——直到有了建造‘农耕文化展览馆’的想法。”冯强仁感慨地说,“因为我发现,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,年轻人逐渐忽视了传统农耕农具,对于传统农具知之甚少,我希望通过陈列展示,使当下的年轻人能够了解传统的耕作常识,了解中华传统文化,这也是我办‘农耕文化展览馆’的初衷。”
从2018年起,冯强仁老人就开始为他的“农耕文化展览馆”做筹备工作,从绘图、选料,到精心制作,老人忙得不亦乐乎。“每天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,心里就会踏实许多。看着家中展品一件件多起来,真是有说不出的成就感。”冯强仁由衷地说。
“没想到现在还有人会做几十年前的农具,而且做得惟妙惟肖。”经常有人慕名来到冯强仁家里,欣赏这位耄耋老人倾注心血制作的手工艺品。对于每一位来访者,老人都会热情接待,迈着已经不再轻盈的脚步,缓步走上二楼展馆,详细地介绍每一样展品的名称、用途、使用年代。“看到冯强仁制作的这些手工艺品,很震撼!也为他一如既往对传统手工艺的追求和热爱所感动。”有人在老人家中的留言本上写下这样的话。周边的一些大学也积极联系冯强仁,希望老人能够带着他的手工艺品,为学生们补上“农耕文化”这一课。
“父亲现在年纪大了,每天还不辞辛苦地做活计,我原本很不理解,觉得他辛苦了大半辈子,到了晚年应该好好享受生活。直到看到他重拾手艺后的精神焕发,给参观者讲解时的热情专注,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。”冯强仁的儿子冯亚庆说,“第一展室的展品大部分都是我收藏的,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支持。我现在开始学习父亲的手艺,每天在楼上陪着父亲一起做活,听他讲述过往的故事,做他的坚强后盾,这让他很开心,也很欣慰。我的愿望就是将父亲的手艺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。”
现如今,81岁的冯强仁依然精神矍铄,他将继续制作木制纺车、筛子等过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具,不断丰富家中的展品。同时,他还计划设立一个“木工房”,放置一些木桶等简易农具的半成品,并现场演示农具的制作过程,让观众有更加直观的参观体验。这也是他当前的愿望——活到老做到老,把传统手艺保护传承下去。
随着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普及,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纺车、犁、筛子、石碾子等过去必不可少的农具与如今的生活渐行渐远,不少年轻人不了解农村,甚至连煤油灯都没见过。
在冯强仁的“农耕文化展览馆”里,每一件展品都会“说话”,都在讲述着乡村的历史变迁过程、展现着农耕文化的独特底蕴。这些展品,也是告别贫困、记住变迁的历史见证。
“如今住进新房子,过去村子的旧貌没有了,脑海中曾经的农耕记忆也渐渐淡了。后代们能在这里参观农具,了解农耕文化,真是件好事儿。”两寺渡村村民冯选感慨地说。
“比起单纯语言上的讲解,这些农村老物件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更直观、更深刻的印象,这些印象将慢慢组合成这一代孩子们心中的乡村形象。”有参观者表示。这些老物件承载着农耕生活的记忆,人们从中能体会到农耕劳动的艰辛不易,这也是今日中国新农村可以不断走向富足的历史源泉。
了解过去才能忆苦思甜,饮水思源才能学会感恩,凝聚人心才能砥砺奋进。随着“农耕文化展览馆”的建立,游子们能更好地怀念,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学习,我们就能把乡村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——留住乡愁,铭记历史,创造未来。
反食品浪费要立法了,今后“下馆子”要注意啥?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,聚焦食品消费、销售环节反浪费、促节约、严管控…【详细】
中国同舟共济战“疫”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。面对前所未见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率先报告、率先出征,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,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…【详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