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通用型择个性型 e-HR选型有诀窍

日期:2024-08-10 |   作者: 磨矿机



  e-HR需求的迅速增长,大大刺激了软件厂商的热情。据了解,目前e-HR厂商有不下于数百家。业内人士将e-HR软件厂商分为三大阵营。其中,ORACLE、SAP等为第一阵营的国际大品牌;用友、金蝶、新中大、东软等为国内软件厂商的代表;明基逐鹿、铂金、施特伟等来自香港或台湾的厂商则被划为第三大阵营。而从e-HR软件厂商的实力来分,又可分为高中低端三个梯队。第一梯队为SAP、ORACLE,第二梯队的队伍最为壮大,由施特伟、万古、铂金、嘉扬、明基逐鹿、东软、用友、金蝶、普利斯奇正等众多厂商组成,第三梯队有朗新、金益康、易联创新等软件厂商。

  由于e-HR软件厂商实力不同,产品定位也就各有侧重点。像金益康、新中大、朗新等偏重于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,产品功能大多分布在在事务处理和报表层面。万古、铂金、施特伟、嘉扬、明基逐鹿等厂商的产品理念较接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,更适用于三资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。近两年,金蝶、用友、东软等厂商也开始投入很大的力量完善ERP系统中原有的HR模块,使其产品能够与已有的ERP等软件进行无缝对接。总体而言,每个厂商开发的e-HR软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,因此企业在选型时,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。

  一般来说,企业上eHR最少要有两个最基础的条件,一个是管理规范,另外一个则是资金预算。所以若企业要上e-HR项目,事先做好充足的项目投资率评估,以及项目启动成熟度评估是比较关键的两个环节。同时,在选择正真适合自己的e-HR方案切忌贪大求全。

  为了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e-HR方案,企业要先作自我分析,了解管理层推行的能力与决心、员工素质与执行能力、IT水平及现有HR管理上的水准等状况,切忌全盘照搬其他公司。尤其是中小企业,如果过多地参考大企业的方案,照搬照抄,结果只能是自缚手脚,无法运作。

  一般来说,企业在选择具体的功能或者模块时,往往会过度依赖供应商的建议。当一些不切实际或者暂时不需要的功能被硬塞进方案时,企业不仅仅承担了更多财务开支,而且拖长实施过程,从而会对方案失去信任。我们大家都知道,企业任何一项成功的投资活动,其效益回报都要经历一个U型曲线。e-HR方案也不例外,其对HR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的效益影响是先下降再上升的。企业要面对初期的管理混乱、人员的抱怨、财务开支的增长各类问题。所以在选择E-HR方案时,要先确定好资金预算,配备合理的支持人力,而要尽可能做到量体裁衣。

  从另一个方面讲,由于国内企业的HR管理差异化太大,要选择与企业实际基本相符的e-HR产品,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无论是供应商,还是企业,在实施e-HR前除了流程分析外,还必须对流程做评估和优化,从而决定对软件二次开发的取舍与选择。

  首先,e-HR一定不可以成为现有管理方式的奴隶。现有的管理方式本身可能有很多不合理的流程和环节在里面。如果用e-HR把这种不合理规范和固化下来,以后调整的难度就会加大,反正在事实上会影响管理的效果。

  其次,企业管理也不能照搬e-HR的逻辑。企业的个性或文化决定了有一些流程在企业没办法实施,或至少在当前无法实施,需要做一个妥协和调整。因此,无论是e-HR供应商还是企业,都应该明确取舍与选择,从而让e-HR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。

  因此,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,可以把e-HR作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机会,把管理项目和信息化项目同步来做,通过管理改善,使管理行为与e-HR的管理逻辑相符合。这就需要企业选择一家产品稳定、逻辑严谨、思想先进,而且有一定管理咨询配备能力的e-HR供应商。而具备较好的管理基础的企业,则应该有一定发展的潜在能力的e-HR供应商长期合作,分步实施,成熟一个流程,实施一个流程,形成企业自身的e-HR体系,以减少短时间大量定制化带来的风险。